当前位置: 首页 > 提案建言 > 政协提案 > 正文

提案建言

区政协2017年扩面协商提案名单

时间:2017/03/10

 

区政协2017年扩面协商提案名单

11个协商小组,15件提案

1、党007号九三学社关于解决通州区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的提案………………………………………………1

198号付长宝关于在我区大力推广自助分布式智能停车的提案……………………………………………………… 16

2、党010号工商联界关于促进我区产业转型升级,搭建产业转移对接服务平台的提案……………………… 19

040号孟磊关于加快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工作的提案…………………………………… 23

3016号汪继东关于开展通州区能源资源调查并科学规划合理配置清洁能源的提案……………………… 28                    

4023号龚春玲关于解决老城区公办幼儿园入园难问题,增加学位数量的提案…………………………   34

133号史鹤玲关于进一步提高通州区幼儿教育师资质量及增加数量的提案………………………………………   36                              

5025号申学军关于建设城市副中心大数据运营中心的提案………………………………………………   38

6043号李晓辉关于对城市副中心交通设施统一管理的提案………………………………………………   41

7053号刘秀杰关于推进通州区教育均衡发展的提案………………………………………………………… 42

8137号王兴越关于持续有效落实“煤改电”后续工作的提案……………………………………………… 45

086号闫学飞关于完善、提高乡镇地区“煤改电”清洁能源推广使用的提案……………………………………… 50

9139号张维民关于加强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循环利用管理,为建设绿色生态清洁城市副中心保驾护航的提案……………………………………………… 52

10161号张琴琴关于以社会治理的思维试点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的提案…………………………………… 53 

11088号杨家毅关于西海子公园改造过程中注意保护相关文化遗产的提案………………………………… 58     

政协北京市通州区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党 派 团 体 提 案

007 

案由:关于解决通州区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的提案

提案单位:九三学社通州区工委

问题及分析:

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最新定位,通州区将摒弃过去原先卫星城的发展模式,逐步向北京市行政集中办公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迈进。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一个“高效便捷、公平有序、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的综合交通支撑体系。作为新城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好停车问题,对改善新城交通状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根据媒体提供的数据,截止到目前,通州区汽车保有量约为40万辆,停车位大概只有10万个,新城停车位供需缺口严重,停车难问题日益显现。通州城区已建住宅中的老旧小区因历史和认识等方面原因,目前停车问题更为突出,且解决难度更大。20169月,北京市政府对城市副中心交通基础设施、环球主题公园及度假区等项目建设进行督查时,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士祥提出,通州区在修路的同时,要考虑在建成小区和医院、商场等公共场所门前,集中建设一批停车设施,市里出资金支持,让通州百姓得到实惠。基于上述考虑,本提案拟从通州城区老旧小区停车供需矛盾着手,剥茧抽丝,以期为城市副中心交通体系的和谐发展、绿色发展提供一些启发和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通州城区老旧小区停车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城区老旧小区现状

根据通州区住建委提供的数据统计,截止到目前,全区共有老旧小区404个,建筑面积逾2000万平方米,主要分布在北苑、新华、玉桥、中仓四个街道办事处。其中实施物业管理的仅160个,其中2005年及以前建成并投入使用的77个;未实施物业管理的244个,建筑面积约400万平方米。

截至目前,城区人口大多数居住在老旧小区,老旧小区逐渐出现了“三多”现象:一是产权形式多样,造成多头管理、无人管理和无力管理,遗留问题多;二是硬件条件落后,配套设施建设不足,业主上访多;三是安防技防设施严重缺乏,管线设施老化,安全隐患多。

随着城市化和机动化的快速发展,通州区的小汽车拥有量及使用量迅速增加,停车矛盾逐步凸显,居住小区尤其是老旧居住小区停车位供给的不足,已导致大量车辆转移停放至小区外围道路上,使得小区周边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和消防通道、市政道路被挤占等现象时常发生,停车矛盾逐步外部化。近几年来,区相关部门通过对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整治和环境提升等工作,虽然大大改善了老旧小区的硬件环境,但是部分小区还存在着物业管理不到位,小区的环境卫生、治安秩序、车辆管理、绿地美化等诸多问题存在着很大的管理难度,严重影响着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和社区和谐,已成为居民群众反应强烈、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二)停车方面存在的问题

1、停车泊位缺乏,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停车设施在通州区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建设过程中相对滞后,截止到目前,通州区停车设施一直都处于供小于需的状态。由于居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老旧小区的机动车保有量增加很快,但绝大部分老旧小区由于早期认识不足和重视程度不够等历史原因,没有规划专门的机动车停放场地,“停车难”问题在各老旧小区日益突出。

2、停车秩序混乱,乱停乱放现象严重

停车设施的严重缺乏导致了严重的乱停乱放现象。较早建设的老旧小区,夜间车辆停放十分困难。私家车乱停乱放、居民私装地锁、甚至占用消防通道等现象较为严重,机动车违章停放的现象十分普遍。在一些尚未改造的老旧小区,因为停车泊位供应太少,机动车占用狭窄街巷停放,存在很大的消防和安全隐患,同时也给动态交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3、停车管理缺位,技术手段较为落后

不少老旧小区无专业物业公司管理,于是停车难,就成了小区业主普遍头疼的问题。而由此产生的邻里纠纷、物业纠纷、乱占车位、违章停车等等乱象,也直接对城市社会公共秩序和交通环境造成影响。即便有专门的物业公司,对于停车的管理形式也偏于简单,以人工管理为主,效率较低,同时缺乏停车场管理方面的新技术应用,如停车诱导系统、城市停车电子收费管理系统等,很难体现高科技服务水平和高管理效率。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1、对机动车停车问题的发展估计不足和认识滞后,是造成通州区老旧小区车位供应严重不足的更本原因。在过去的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停车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甚至更早的小区,当时大都没有规划停车位;即便有规划,标准也都普遍偏低。

2、停车位配建指标执行晚,历史欠账逐年增多,是造成通州区老旧小区车位供需失衡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而这也导致新城老旧小区停车场缺口越来越大。建筑物配建停车位应该是停车供应的主体,但是通州区推行建筑物停车配建标准时间比较晚,部分老旧小区在规划建设时甚至没有考虑机动车停放问题,这直接造成了目前大部分老旧小区车位配置不足和停车矛盾的逐步显现。

二、国内外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问题的经验借鉴

与通州区一样,世界上许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也曾面临严重的停车难问题。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已完成快速机动化进程,机动化程度相当高,对停车问题的研究和认识水平比较深入,不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研究成果。通过出台包括政策、法规、规划、标准、税收、价格等多方面的系统治理对策,许多城市的停车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和抑制,在改善了停车供需矛盾的同时有效地营造出良好的城市交通出行环境。因此,参考发达国家和我国地区部分城市在改善老旧小区停车问题方面的经验和成果,对通州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德国大范围划设“街道停车场”。除了一些交通量大、路面狭窄的要道外,德国几乎所有的马路两旁都被辟为停车场,但居住区的“街道停车场”基本上仅限该区域内的居民停车。每个社区的所有居民,只要有车和驾驶证,就可以不以家庭而以个人为单位到政府机构申请停车证,一年的停车费仅是象征性的几欧元。如果居民区汽车过多,政府还会出钱让居民到附近那些车流量不是特别大的商业停车场停车,这些商业区的停车场,收费时间一般为平日的08:00-20:00,其它时间则免费。

(二)新加坡居住区实行严格的有车必有位的政策。新加坡法令规定,只要购买组屋或共管公寓的一套住房,住户就必须至少拥有一个车位。建筑物未按标准设置配套停车设施的,一律按停车位的缺乏数补交建设差额费。不同的地区抵偿政府的差额非不同(中心区每泊位600新币,外中心区250新币)。另外,主管部门严格控制配建停车设施禁止移作他用,否则课以极重的罚金。

(三)台湾利用小区周边公共空间地下资源增建停车位。为了解决老旧小区停车位不足的问题,目前台北市甚至是整个台湾省,普遍的做法是利用小区周边学校与公园的地下,修建停车场。例如台北市兰雅公园停车场,这座位于士林兰雅公园地下的停车场,可提供149个小型车停车位。停车场不但为附近住宅提供停车方便,也可以缓解距此200米的士东市场停车需求。同样,台北市松山高级工农职业学校校园临街一侧,学校扩建的学生活动中心,地下附建了3层停车场。根据台北市政府网站公布的信息表明,共设计了239个汽车停车位、188个摩托车停车位,有效的缓解了周边小区的停车难问题。另外,政府还允许居民自行规划配置社区街巷停车位分布,补充原先的配建不足,也有效的缓解了老旧小区的停车难问题。

(四)武汉研究并出台“老旧小区增设停车位规划审批专项规定”。为解决老旧小区配建停车位不足问题,规范老旧小区新建停车配套设施规划管理,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研究制定了《关于我市老旧小区新增停车配套设施规划管理暂行规定》(试行),《规定》主要有三大亮点:一是审批程序简化到一步:社会投资类的停车设施、机关和事业单位利用社会资本建设的停车设施项目,只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在区发改部门进行备案即可。利用自有用地新增机械式停车设施的项目,可直接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二是老旧小区利用自有用地新增机械式停车设施不办理土地使用权及产权证,不计容积率、不缴纳土地出让金。同时,老旧小区利用自有用地建设单一功能的公共停车设施,均免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以此缓解小区停车难。三是鼓励老旧小区中一些有条件的人防工程或既有停车场通过功能改造、加层等形式进行扩容,充分利用可用空间。

(五)广州借助互联网+积极探索“智慧停车”。截至今年1月份,广州有187万辆中小汽车,而停车位却仅有66万个,停车缺口高达121万。随着互联网+的流行,广州市越来越多的小区和单位逐步引进各种O2O停车类APP共享平台。这些APP包括互联互通、二次放租、无卡进出、在线支付、在线查询、在线预约、一键锁车、场内导航等。车主用户可查询到附近及目的地周围的停车场及空缺车位和收费标准,还可以提前进行车位预约;车主通过智能车牌识别系统就可以完成原来的刷卡、取卡进场过程,免密在线支付也取代了原有的现金缴费环节,使得停车闲置资源得到了很好的充分利用。

建议:

新城停车问题形成由来已久,问题的解决也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应抓住当前停车的特性和矛盾的重点,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实现老旧小区基本车位缺额的逐步改善和逐步解决。必须由区政府牵头,落实以街道为主的责任制,由街道办、派出所等基层部门组织物业公司、居委会调研老旧小区停车问题,并指定专业的规划部门以及停车公司负责分区域的小区专题研究。而区政府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应提供相应的治理专项资金,放宽小区停车改善的规划建设门槛。

(一)公共出行政策引导,便民措施加强落实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的同时,采取一定的便民措施,引导居民降低购车欲望,优先考虑公共交通出行,已达到减少停车需求的目的。一是公交、小区巴士等优先出行:加强公共交通对于老旧小区的服务,如开设社区小巴与公交换乘中心的接驳。二是进一步推广公共自行车出行:在小区内或周边更多的设置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引导居民绿色出行。

3-1  公共租赁自行车、小区巴士

(二)挖潜公共空间停车资源,提高老旧小区周边车位供给。根据李士祥副市长的指示,为了更加充分利用市里提供的停车建设专项资金,通州区应该重点考虑在老旧小区内部以及周边的广场、体育场、公共绿地等地方新增永久或者临时停车位。

一是制定小区自建停车设施的鼓励政策。鼓励有条件的老旧小区在内部空间或自有用地上解决停车问题,依托区政府的统筹指导和资金补贴,由业主大会或者其授权的业主委员会负责老旧小区内停车挖潜改造工作的具体实施。

二是简化审批程序,放宽改造条件。对于采用自有用地建设内部停车实施的老旧小区,可以参照武汉的做法,简化审批手续,加大推进建设立体车库,不计容积率,不缴纳土地出让金等。

3-2  立体停车

三是规划先行,统筹开发。老旧小区周边地块进行商业开发的时候,在满足其自身车位配建指标的基础上并保证小区居民享受停车优惠政策的前提下,开发商若还有增加该地块公共停车泊位数量的意愿,规划和建设主管部门可给予适当增加开发地块的容积率,减免停车场建设税费等优惠政策。

四是政府为先、民间为主,积极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对于停车矛盾较大而内部挖潜空间不足的老旧小区,应在满足城乡规划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周边的广场、体育场、公共绿地等用地,由政府先期投入资金建设地下停车场或立体停车楼,并合理设计与小区设置联系通道。

3-3  绿地停车和广场地下停车

为了更好地利用好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源,提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充分调动市场积极性,建议在停车场建设过程中引进PPP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指公私合伙或合营,是一种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停车设施建设完成后,委托企业经营,使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了解并掌握停车场行业的投资经营特点,吸引它们主动参与该行业的投资建设,以对民间资金的投入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

(三)推进停车共享机制,逐步缓解老旧小区车位供需矛盾

一是以共享经济为基础,致力于盘活停车场效率,整合车位资源,为车主、业主、物业创造共赢。针对停车问题较为突出的老旧小区,考虑利用在周边步行距离300500米范围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商场、学校等各类停车资源,引导居民将车辆错时或临时停放;鼓励小区内长租客户在非使用时间,将车位对其他客户开放,可采用停车费分成的方式激励长租客户参与。

  

  

3-4 通州某小区和周边超市“停车难”、“停车闲”共存

二是要实现资源共享的关键在于建立居委会和物业公司之间的良好协调与及时沟通机制。由区政府牵头,抓紧推进停车共享机制的研究与落实,尽早出台促进停车资源共享利用的指导意见和运作细则。具体实施环节,可由熟悉当地情况的街道办和乡镇牵头,必要时也可引进第三方停车服务公司协调共享单位,因地制敌地制定出详细方案,同时给予相应优惠扶持政策。三是选取典型单位之间停车位开放共享模式分析,由相关委办局出面协调具备停车资源的单位打开大门共享停车资源,通过试点工程逐步进行推广至全区。四是鼓励共享单位之间引进高科技手段,实现互联网+停车的逐步覆盖,从更长远角度考虑,可借鉴“物联网模式”,将通州区现有和将来的停车场通过互联网“联起来”。

    近期:目前国内比较流行且可供借鉴的停车APP平台有下面几种:

3-5 停车共享APP平台

远期:区政府组织相关部门,牵头开发一个全区通用的停车软件,该软件除了能在手机上下载安装,还应该包括全区的停车场、停车位、收费标准、缴纳停车费等数据信息,并具备提供现时停车位的功能。通过该软件车主可以立刻了解到附近或其指定查询的停车场的即时停车状况,使车主可以快速选择停车位停车并缴费,大大提高停车效率。

3-6 鼓励停车资源共享

(四)加强各部门和单位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老旧小区的停车问题治理需要区政府的支持与统一工作部署,也需要各个相关部门具体开展工作和协调配合,其中:企业、团体、个人是治理的参与者,是改善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重要角色,也是公共停车场建设中需要政策支持鼓励的对象。详见分解表,

老旧小区停车问题治理任务分解表

单位

职能

任务分解

区政府

工作总体部署

明确主管部门

颁布停车场管理规定

出台停车场建设鼓励政策

区发改委

发展计划

收费价格

资金安排

共同制定停车政策与价格

安排停车发展建设资金

安排近期停车场投资建设计划

引导路外公共停车场建设

组织停车价格调整听证会

规划分局

规划管理

建筑审批

负责停车专项规划与方案深化

控制并预留停车建设用地

论证出台停车配建标准与准则

鼓励开发代建、用地综合利用

协助换乘停车系统规划建设

简化停车建设审批手续

认可简易、机械式停车设施

监督配建建设行为,挪用车位恢复使用

运输局

行业主管

建立信息平台,现代化管理

行业管理、企业资质审查

负责经营性停车场管理

共同制定停车管理规定

制定停车经营管理等行业管理规定

共同开展停车近期综合治理工作

交通支队

交通管理

秩序管理

停车秩序建设,管理全面覆盖

路内车位划设,加强夜间停车秩序管理

加快停车秩序管理队伍建设

执法从严,管理手段现代化

共同制定停车管理规定

共同开展智能化建设

共同开展停车近期综合治理工作

区住建委

建设主管

物业主管

共同推动公共停车设施建设

共同建设大院小区停车秩序

协助停车问题近期综合治理

财政局

财政主管

管理停车发展基金

协助落实财政优惠政策

市政市容委

市政主管

协调市政用地综合利用

协调公共停车场市政配套设施建设

园林绿化局

园林绿化

协调绿化空间综合利用

镇政府

乡政府

基层

地方政府机关

地方主管部门

乡镇管理机构共同开展行业管理

鼓励公建、小区停车场对外开放

协助小区补充建设停车位

主动挖潜各种空间资源

协助停车问题近期综合治理

企业

团体

个人

参与者

建设者

参与路外公共停车设施建设

主动改造既有设施用作停车场

运输企业自我完善基本车位

参与停车设施经营管理

将停车场加入停车诱导系统

自用停车设施对社会开放

协助停车问题近期综合治理

主动监督,建言献策

政协北京市通州区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委 员 提 案

199

案由:关于在我区大力推广自助分布式智能停车的提案

提案人:付长宝

附议人:马立民  郝鸿翔 周长喜 张松

问题及分析:

停车难,停车乱等问题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降低了居民群众的出行便利性和幸福指数。特别是,我区城市副中心建设中及建成后,资源聚集,群众出行停车难问题会更加凸显。加之居民社区在建设规划时,车位规划较少,导致停车问题突出。由此一来,造成了白天夜间停车两难的严重问题。

停车乱象抹黑了城市容貌,影响了居民幸福指数,践踏了环保绿化,更造成安全隐患。根据调研,我区目前在册车位数不足10万个,其数量远不能满足需要。

去年以来,我区交通局院内、妇幼保健院停车场试水了自助智能立体车库。从效果上看基本达到预期:交通局大院从无序停车60辆,到立体停放48辆、平面有序停放30辆;妇幼保健院停车场通过立体车库扩容后,减少了高峰期排队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基本满足了群众就医停车需求。

通过试行效果,认为缓解停车难问题、改善静态交通环境,应当提升自助分布式智能车库系统在我区的布置数量和规模,从区级层面大力推广其在我区的广泛建设和应用。

建议:

1.统筹规划、全区布局,实施停车位“平改立”

鼓励和支持现有停车场所进行智能化、立体化改造,并在停放矛盾突出、适合布置分布式立体车库系统的地域进行规划。规划统筹完成后,召开区级层面协调会,审议通过并分步实施相关规划,协调发改委、市政管委、规划、电力、绿化等相关职能部门进行配合执行。特别应在电力接入、适当占用绿地等方面给予协调。

2.引入民间资本,全面推广和建设自助分布式智能车库

根据七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要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加快推进停车设施建设,有效缓解停车供给不足,实现停车规范有序,并鼓励停车场按照一定比例配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

具体到我区,应大力引入民间资本,特别是我区本土化资本力量,推广已经取得一定试点成效的立体车库系统。同时,结合手机APP,进行车位查找、预约和费用结算,推进我区停车的智能化发展。

3.推进建设运营一体化

    自助分布式智能停车系统建成后,在运营托管方面,建议以原投资建设方进行运营为宜。一是在取得投资回报上能有所推动,二是在设备维护保养方面能有所方便。

4.落实好相关补贴政策

包括自助分布式智能停车系统在内的机械式立体车库,一次性建设成本高,加之我区属于三类地区,停车费相应较低,造成投资回收周期较长。所以,建议落实好国家相关政策补贴及奖励政策,从区级层面制定补贴政策、设立补贴资金,从立体车库的建设补贴以及运营补贴两大方面进行补贴。

政协北京市通州区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党 派 团 体 提 案

010 

案由: 关于促进我区产业转型升级,搭建产业转移对接服务平台的提案

提案单位:工商联界

问题及分析:

2016年通州区根据中央政治局5.27会议精神,对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加快调整退出非首都核心功能的产业工作步伐、优化区域发展空间布局、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在此基础上,区工商联界别委员近日召开了委员座谈会,重点学习了中央、市区的工作精神和部署,同时,委员们对进一步加快我区产业转移,做好外迁企业的落地对接工作,为企业做好引导服务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具体情况是:

一、企业转移退出的基本情况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企业调整退出工作,决定实施“1+14”政策,即1个实施方案和14个配套政策为我区企业转移退出提供了政策依据。尤其是在20161222日通州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上通州区代理区长张力兵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中重点指出坚决调整退出低端产业,并全面实现低端产业退出,探索建立社会力量参与的产业退出及资源整合模式,高效实施成方连片空间资源的整合利用,科学引导镇、村分散地块的合理再利用。加快服务业升级改造,力争用三年时间完成全区商品交易市场调整退出,提高存量市场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大力吸引与功能定位相适应的高精尖产业,推动发展方式实现深度转变,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成为首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截至11月底,通州区已有2049家企业实现关停、调整退出。按照《通州区工业污染行业、生产工业调整退出指导目录》计划,年底前,全区计划调整退出工业企业2776家,其中整体退出2636家,环节退出140家。在企业转移产业方式上,主要包括整体外迁、生产环节外迁和产能扩张三种类型,转移形式包括购地建厂、升级改造、企业并购、厂房租赁等形式,其中以厂房租赁为主。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企业转移退出关乎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整体进度,也是实现我区“腾笼换鸟”战略的关键环节,在企业退出工作中,调动市场力量,发挥市场协调机制方面还缺少工作机制和手段。

(一)产业转移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相对滞后

我区中介服务机构的成长尚处于发展阶段,与部分兄弟区相比还有一段差距,还不够规范,还存在小、散、乱等方面问题,难以满足现阶段产业转移工作的现实需要。

另一方面,产业转移中介机构中的专业力量不足,缺少专业提供企业战略咨询、顶层架构设计、土地咨询、选址咨询、资产管理、品牌规划、技术创新、投融资等方面深层次的服务。

(二)承接地与转移企业缺少沟通服务平台

目前,我区与天津、河北、山东、内蒙古、江苏等省市的80多个市县建立了联系,对达成意向集中的企业和地区,我区还专门组织企业“抱团”对接。但大部分承接地,依然通过传统的招商方式,找熟人、找老乡、招亲属,帮助联系对接,或是通过电话拜访,外地招商部门需要政府部门及转移企业频繁接待给政府主管部门的正常工作及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严重的负担。

(三)企业在退出中问题较复杂,政策宣传引导不够

转移企业存在不想走、不愿走、不敢走的情况。由于受资金、人才、地域、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对企业转移退出缺乏理解,还存在观望侥幸心理。另外,一些企业对外地承接地的经济发展实况、招商引产优惠政策、交通环境、产业发展趋势不够了解,而且近期部分转移企业因为缺乏专业知识盲目落地,已经投入建厂后发生土地指标不能正常保障致使转移企业面临巨大损失,从而导致了转移企业不敢走、不愿搬的相关问题。

建议:

一、建立政、企、融合的产业转移专项部门

建议以负责产业转移的相关政府单位为主导,以社会服务机构为辅助,共同建立政、企、融合的产业转移工作专项部门的优化模式,并及时建立企业转移中介服务机构审查备案机制,制定鼓励政策,正确引导,规范市场行为,不断提高企业转移退出的质量和效果,真正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化运作”的工作模式和经验,为早日建成北京城市副中心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强化服务,搭建平台,引导产业有序转移

一是建议主管单位指导支持专业服务机构建立通州区产业转移企业数据库,对转移企业的数据实施动态管理,增加对企业运行的掌控能力,帮助企业在转移之后把现有购买(或租赁)的土地厂房和淘汰设备及闲置资源进行盘活升级,从而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同时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二是建议主管单位建立承接地“园区超市”。通过园区简介、产业环境、商务配套、交通设施、政策优惠、土地情况、投资条件等全方位的介绍,整合资源信息,精准对接目标园区。三是建议主管单位关注转出企业的发展。对在重大合作区域建立的产业转移孵化园、园中园项目,帮助协调承接地政府部门,及时解决相关发展问题。

三、增加舆论宣传为产业转移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建议加强产业转移宣传工作力度。在通州电视台、通州时讯、大运通州网、八通网、北青报等媒体渠道开辟产业转移跟踪报道专栏,对我区园区、乡镇、街道有关产业退出、产业转移、转型升级等相关活动开展系列报道。同时,注重宣传我区产业转移的相关政策法规,报道我区产业转移相关工作成效和经验,共同营造产业转移的良好氛围。

政协北京市通州区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委 员 提 案

040

案由:关于加快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工作的提案

提案人:孟磊

问题及分析:

科技中介是科技成果商品化和市场化的产物。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区域性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运用市场机制有效配置科技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京津冀三地协调发展地区经济交往日益密切,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培育和规范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不仅是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促进科技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还是加速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成果转化的关键措施和桥梁。尤其是在20161222日通州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上通州区代理区长张力兵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中重点指出探索建立社会力量参与的产业退出及资源整合模式,加快服务业升级改造,提高存量市场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促进重大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建设和科技创新完善项目准入标准,研究制定“园中园”“楼宇经济”“孵化器”的鼓励政策,加快园区特色化升级,推进生态园区建设。大力吸引与功能定位相适应的高精尖产业,推动发展方式实现深度转变,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成为首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因此针对我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议给予政策支持,继续发挥其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

    一、问题及分析:

(一)我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缺乏行业组织

科技中介组织涉及技术研发、成果评价、技术交易、技术咨询、科技投资、创业孵化等诸多内容,需要有一个完善的、专业化、科学化的行业组织支撑科技中介行业健康发展。目前由于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产业转型升级企业等信息资源由各部门、各单位分别管理,难以共享,导致科技中介组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较低,更多地来自社会关系和非正规渠道。因此在针对企业服务过程中缺乏行业组织的管理和协调的组织保障,制约着科技中介的发展和职能的发挥。

(二)高层次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严重缺乏

目前我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水平较低,从事传统咨询领域较多,虽然创业孵化机构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但是高端创业服务机构、品牌规划、技术创新服务、创业投资服务还未聚集发展。现有的按市场化运作的科技中介机构业务手段单一、市场开发能力不够、专业人才匮乏未能充分成长,导致产业化的程度较低,服务能力差,市场知名度不高。这对我区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将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

(三)企业融资渠道匮乏企业转型升级压力大

走访发现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区内部分科技企业出现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由于国家宏观的金融监管比较严格,金融机构与政府央企的联系比较密切,而对大量中小企业创新活动和企业发展支持不够。为尽快帮助中小企业摆脱融资困难,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加快推动企业上市,是解决企业融资难、促进企业制度创新、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途径。

(四)我区拟上市企业资源数据库尚未建立

在辅导培育拟上市企业资源数据库的工作我区尚未重点开展。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一大批优质上市企业的支撑和带动,才能形成更强的竞争实力,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上市公司作为企业中的精英和骨干,其数量多少、质量高低,不仅体现了区域企业的发展水平,而且标志着区域经济的活跃程度和竞争能力。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大背景下,各地都不约而同地把推进上市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区域竞争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把推动上市当成一场新的资源争夺战。

建议:

(一)搭建通州区企业转型升级服务平台

建议由通州区科委、区经信委、区科协、区投促局、区金融办提供指导,引入科技中介机构入驻搭建通州区企业转型升级服务平台。打通企业与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对接通道。通过建立科技信息、技术交易、知识产权、创业辅导、上市咨询等服务板块,实现企业与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实现需求对接。同时还吸收一些传统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等非中介性质的企事业、社会团体作为平台的企业会员,企业会员可以免费获取平台的信息、APP下载、在线咨询以及价格优惠的中介服务。同时通过平台与北京股权交易中心、中国技术交易所、北京市产权技术交易所、中关村技术交易中心、等服务机构建立联系面向通州区提供股权交易信息发布、科技成果转化发布、科技成果展示、优质项目推介等服务。为加快转型升级服务平台建设,建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提升平台服务机构行业发展空间,按照服务能力、服务绩效等建立评价体系,对服务机构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给予奖励。

(二)出台促进企业上市工作管理办法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针对当前我区以民营中小型企业为上市主体的实际,建议将上市工作的主要资本市场定位于进入门槛相对较低、上市周期相对较短的场外市场新三板、四板,其次才是中小板、创业板和主板市场,同时兼顾国外市场的拓展。

一是建议在保持区政策连续性基础上建议给予包括新三板、四板上市企业政策支持出台更有针对性、操作性强、扶持力度大的鼓励政策。政策特别针对企业上市筹备中增加的补税;对企业股份制改造改、申报、督导等给予奖励。

二是建议与中关村股权交易服务集团(北京四板)共建上市企业孵化载体并由通州区科委通州区金融办提供指导。通过建立北京市通州区企业孵化培育基地上市企业孵化载体,北京四板市场将为我区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形成我区资本市场体系和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基地的挂牌企业进行股权投资、私募债投资,助力符合通州区功能定位和产业方向的高端产业、特色产业发展。同时针对在北京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交易的企业,根据区级贡献给予其资金奖励。

三是加强对区内服务企业上市挂牌的相关中介机构的引导,对为我区企业上市挂牌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驻区中介机构给予资金奖励。对支持企业在场内市场上市的中介机构按每个项目给予资金奖励,对支持企业在场外交易市场挂牌(新三板、新四版)的中介机构按每个项目给予资金奖励。

(三)搭建拟上市企业资源数据库

为促进我区企业上市工作的开展建议尽快开展拟上市企业资源数据库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育最终目标形成“储备一批,培育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的企业上市梯次格局。重点培育“两高六新”企业,由于企业符合“两高六新”特点更易通过各类市场上市审批的特点,建议主管部门重点考虑将 “两高”即高成长性、高科技含量;“六新”即是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的企业,列入重点培养对象。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增强上市意愿,并根据企业特点,帮助选择合适的上市渠道,提升我区拟上市企业的整体规模和质量。

 

政协北京市通州区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委 员 提 案

016

案由:关于开展通州区能源资源调查并科学规划合理配置清洁能源的提案

提案人:汪继东

问题及分析:

近两年,随着北京市治理大气境污染力度的不断加大,用清洁能源替代燃烧锅炉成为治理雾霾的重要措施。政府也拿出大笔资金,支持各类替煤技术的应用推广,仅通州区通过农委下拔的支持空气源热泵替煤的专项资金就数以十亿元计。通州区城市副中心建设提出核心区可再生能源占能源使用总量的40%,成为国内新的标杆。

我区的能源供应有着很好的多样性,选择空间大,包括引进周边城市热电厂供热、铺设管道天然气或管道煤气、建设燃气供热站(含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局部使用液化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电锅炉(含蓄能电锅炉)、电暖气(含蓄能电暖气)、超低温空气源热泵、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供暖、地热供暖和洗浴、地源热泵、污水源热泵、工业余热利用,等等,都是可行的选择。

根据当前我们掌握的资料,我区绝大多数区域浅层地下(地下150米以内)为沙土质,适合地源热泵浅层地能技术的应用;于家务、西集、永乐店、漷县处于凤河营地热田,是北京唯一的中温地热资源,核心区温度在100以上。我区新建污水处理厂可以用污水源热泵系统为周边建筑提供制冷和供暖、热水服务。

但是目前我区地清洁能源的应用不够科学、系统(未进行统一的科学规划),对资源情况、需求情况都没有系统完整的信息和科学全面的分析(对总的资源量、资源分布、可开采使用总量等家底情况不十分明了,对用户情况也未作深入调研、全面分析、精准定位,如清楚用户地域规划与拆迁计划以明确项目使用年限,项目建筑维护结构与能耗标准,用户收入水平与经济承受能力),加之行政主管部门各管一段或者一块(如污水源由水务局管,地热由国土局管,地源热泵由住建局管,项目立项由规委和发改委管,财政补贴由财政局和发改委管),条块分割,缺乏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系统实施,又造成短期行为、重复建设和不合理用能(有的地方推电锅炉,有的推蓄能电锅炉,今年主推空气源热泵,明年主推燃气采暖),甚至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地源热泵地下的埋管设计寿命可达50年,有些近年拆迁的项目改造使用这项技术是不科学和不经济的)。而部分新能源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或者超出了用户的经济承受范围,也势必造成新社会不安定因素(如低温空气源热泵,政府补贴最高按每户采暖面积160平方米计,实际许多居民住宅面积在200甚至300平方米,但是维护结构差,各科供暖每平方米能耗大于50瓦,且末端散热器大多是铸铁或钢片,不承压,原来设计供水温度是60-70,新设备供水温度45-50℃,与新系统匹配度不高,使用效果不好)。

建议:

通州区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所在地,京津冀一体化的核心区域,要打造千年城市典范,必须在规划方面下功夫,这其中就包括能源规划。这个能源规划应当以城市规划(由中央和北京市主导)、区域产业规划(由北京市和通州区共同主导)为依据,结合能源资源现状与未来变化趋势,用户需求与未来需求变化趋势分析,引入低能耗绿色建筑和被动式建筑,以及分布式能源和主动式建筑。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传感器与远程监控设施,构成能源物联网,实现建筑用能、产能、节能、储能和能源输出,达到以最合理和最经济方式用能。

因此我建议:通州区以规委和发改委牵头,所有相关能源资源管理单位配合,全面调查通州区的能源资源,以及能源需求,制定我区能源发展建设规划。在建设中,最大限度地加大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在不具备集中供暖的区域,优先使用电能作为主要能源,慎用分布式燃气壁挂炉(因为壁挂炉的排放较大,是造成雾霾的因素之一)。

在商务中心区、医疗、教育、产业园区、交通枢纽、行政办公区等大型公共建筑聚集区可规划建设以天然气为能源的热、电、冷、生活热水四联供能源站。全年利用燃气轮机发电,发电余热冬季用来直接供暖,夏季用来驱动吸收式制冷机制冷,全年供应生活热水。优点是: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高品位能源用来发电,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低品位能源用来供暖供冷供生活热水。夏季不使用市电驱动空调,可有效缓解夏季用电高峰电力紧张问题,起到电力夏季调峰作用。天然气为清洁能源,大型燃气轮机效率高,排放低,有利于降低空气污染,防止雾霾产生。吸收式制冷机不使用氟里昂作制冷剂,不破坏大气臭氧层,不会产生温室效应,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实现中国政府承诺的温室气体减排计划。

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地埋管为代表的浅层地热能利用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在低密度住宅区、别墅区、休闲度假区、主题公园等容积率较低的区域应规划建设以浅层地温能为能源,为建筑物供暖、制冷、提供生活热水的分布式能源站。城市核心区可由浅层地温能提供部分冷热源供应。间距5米一个100米深的地埋管坚孔(占地25平方米),可以提供4-5千瓦的冷热源,满足大约100平方米建筑的供暖和制冷需求。浅层地温能属于可再生能源,储量丰富,分布广泛,开采利用技术成熟。通州区地下200米以内地层基本上由中、细、粉砂构成,地下水埋深在10-15米左右,特别适合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施工,系统造价较低。运行费用低,冬季采暖运行费用低于燃气、燃油。夏季制冷运行费用低于分体式空调。采暖、制冷的同时可提供生活热水。

西集1号地热井92℃的出水温度证明了通州地区存在中高温地热资源,应加大地热资源勘探,充分发挥这一资源优势,梯级循环开发利用,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率。高温地热水首先可用于发电,其出水可用于暖气片采暖,暖气片出水可用于风机盘管采暖,风机盘管出水可用于地板采暖,地板采暖出水可用于水源热泵采暖,最后回灌地下。地热水还可用于温泉洗浴、医疗疗养,排出的废水中的热量可用热泵提取,循环利用。地热能来自地球内部,储量巨大,可稳定供应,替代传统能源。清洁无污染。没有燃烧,没有污染物排放,就地取用,不用运输。低碳环保。本身没有碳排放,就地取用,避免运输产生的污染和碳排放。

太阳能无处不在,在有场地条件的地区可规划太阳能发电站,太阳能热水站,太阳能照明。更应当因地制宜,结合建筑外墙面、坡屋顶,加强太阳能设备建筑一体化设计,满足居民需求,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探明农作物桔杆、生产废弃物、生活垃圾等生物质能的总量,进行适当的产业布局规划,预留生物质能燃料生产基地或者生物质能供热站发展空间。当然还可以生产沼气,以及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沼气发电,或者利用垃圾焚烧发电与供热。

工业余热、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或中水,都可以作为冷热源,为区域供暖服务(污水源热泵还可以制冷)。

                          

                      

政协北京市通州区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委 员 提 案

023

案由:关于解决老城区公办幼儿园入园难问题,增加学位数量的提案

提案人:龚春玲

问题及分析:

通州学前教育设施供给严重不足,截至20169月,区直公办幼儿园只有13所,容纳幼儿5103名。

每所幼儿园为满足幼儿入园的需求,都在超负荷的运行,增加班数、扩大班额,缩减幼儿生活、活动空间,使在园幼儿人均活动面积不足3平米,安全隐患触目惊心。

即便这样,老百姓入园难诉求强烈,集体上访、闹事时有发生。

分析:

1、区直公办幼儿园全部为小区配套幼儿园,由于历史原因,这些幼儿园在建设规模、面积、功能上和本小区实际入住的居民的入园需求存在巨大差距,造成小区配套不能满足本小区的入园需求的无解状态。

2、中心城区的老旧小区根本没有建设学前配套设施,如中仓、后南仓、复兴庄、帅府、玉桥、艺苑东里、艺苑西里等等。

3、人口政策的放开,二胎的出生,城市副中心建设人才的引进,人口基数加大,学前教育的学位跟不上人口的增加速度。

4、社会对学前教育的渴求越来越高,入公办园、入好园、注重幼儿的健康发展成为大家的共识;老百姓对依法办事、表达诉求的渠道多样。

建议:

()新城建设规划:不能再形成新的欠账,同时承担疏解老城区欠账的责任

1、规划设计政策的调整,能否提高千人指标,小区配套规模、容量满足本小区的需求,还要有一定的存量。

2、提前预留足够的建设用地、建设标准要超前、超量,严格执行201611月,国家住建委颁布《托儿所、幼儿园建设规范》。

(二)政府兴建一定数量的学前设施,作为配套设施的补充。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政府负有主体责任,仅靠开发商、小区配套是远远不足的。

(三)挖掘现有资源,优先解决老城区欠账

1、社区内现有闲置资源利用,如小区内闲置的会所、办公空间、售楼处,由政府出资租用、购买、改造,作为小区幼儿园的补充场所。

2、老城区中,单位合并、撤销、搬迁留下的办公场地(如集中办公后的各委办局的办公楼),区属企业闲置的场所(供电局、电信局),

(四)鼓励尝试多种办园形式

在入园难矛盾及其突出的区域,尝试开办半日制幼儿园或幼儿班,为家长提供基本的教育供给。

政协北京市通州区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委 员 提 案

133

案由:关于进一步提高通州区幼儿教育师资质量及增加数量的提案

提案人:史鹤玲

附议人:周思思

问题及分析:

北京通州区906平方公里常驻人口130余万人,还有大量流动人口。幼儿园和幼师数量逐渐增加,质量不断提升。学前教育也已成为千家万户密切关注的民生之事。有关部门早已纳入重点工作,使我区学前教育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有口皆碑。

但,随着计划生育“二孩”政策,与全国其他地区相同,我区学前教育专任教师也面临师资短缺的问题。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智慧城市建设,更对学前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按照《北京市学前教育条例》(2001622日北京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规定了北京市学前教育人员和责任的相关条例。本区学前教育既面临一个新问题,又带来机遇---即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城市副中心建设的进程,不断增长的人口,在人口经济密集地区开发建设新模式探索中、新小区的建设、老旧小区的改造,人们对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后的需求。无论常驻和暂住者,大多愿意子女在身边接受学前教育,与父母共同生活和成长。这在生理和身心成长上,更利于孩子和家长全方位健康成长。

据调查分析,基本学前教育情况的主要需求有以下几方面:幼儿园数量依旧不足、公办园短缺、私立园管理需进一步规范。在园幼教师资数量不足等。

建议:

    1、适当增加公办园数量。

    2、加强对学前教育师资培训。获得幼教资格者准许上岗。

    3、对上岗幼师定期进行专业培训教育和评比。

    4、提高学前教育师资工资待遇。稳定幼师队伍。

    5、规范园区各级上岗人员上岗培训、上岗证管理。包括厨师,保卫人员、保洁员。

    6、为进一步保障幼教人员的身体健康,建议对园区教师、各岗位人员定期进行体检。检查费用纳入医保。保障在园孩子的身体健康。

政协北京市通州区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委 员 提 案

025

案由:关于建设城市副中心大数据运营中心的提案

提案人:申学军

问题及分析:

目前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发展目标更加明确:第一是定位更明确,行政带动,发展综合功能;第二,视野更大,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角度来考虑,着眼整个区域,至少要和北三县,北京城市东部地区整体考虑;第三,标准更高,突出绿色、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以最先进的理念、最高的标准、最好的质量规划建设好北京城市副中心。

要达到上述的发展目标,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必须成为一个智慧城市副中心,智慧城市副中心就是要坚持以提升公共服务效率为核心,通过进一步改进惠民服务,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和现代化的城市副中心。这个目标离不开先进和创新技术的支撑,其中关键技术就是大数据运营中心。

世界上所有城市在他们的城市化过程当中都发生了很多的问题,例如,环境污染和交通堵塞,解决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灾害的预警的重要手段是信息化,如果没有新的技术和传播手段,上述这些问题很难彻底解决。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目前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城市副中心的管理和运营需要科学的决策,只有数据支撑才能保证他的真正运行,同时城市副中心发展需要完成大数据的采集、处理、整合、共享、挖掘、分析和应用,通过了解城市副中心运行情况与发展态势,才能支撑各部门协同工作,并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撑,进而服务于市民。

总之,城市副中心要成为智慧城市副中心需要大数据的分析支撑城市管理与城市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大数据能更多地沉淀城市副中心建设过程中的社会资产,是城市副中心未来国际竞争的重要内容,我们建设绿色节能安全可控的大数据运营中心是城市副中心成为先进智慧城市副中心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需要。

建议:

通州区开始规划并建设适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的先进的大数据运营中心,该中心主要组成部分和功能如下:

大数据运营中心是智慧城市副中心的运营中心,它主要由IT运维中心、大数据中心、城市副中心运行监控和指挥中心、智慧服务中心四大部分组成。

IT运维中心提供面向智慧政务统一的云存储、云计算服务,是城市副中心物联网的接入枢纽,是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基础设施层,是智慧城市副中心运营中心的“躯干”。IT基础架构、流程监控、工程文档、业务备份、在线监测、周期巡检是数据中心运维工作的五个重要方面。

大数据中心主要推动政府统筹大数据建设,完成大数据的采集、处理、整合、共享、挖掘、分析和应用,将各个信息孤岛联通并升级为一个完整的信息库。

运行监控与指挥中心负责城市副中心日程运行体征的监控、各委办局指标评价和考核、日常事件的协调指挥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指挥。它通过与各业务部门指挥系统的对接,统一监管、扁平化工作,在不影响各部门业务的同时,实时了解城市副中心运行情况与发展态势,为各部门协同工作和领导决策提供支撑。它主要由信息接入系统、协调分发系统、应急指挥系统、KPI考核系统、统计与分析系统、领导决策数据分析系统、领导驾驶舱、城市副中心运行主题应用系统、外部资源调用接口等组成。

智慧服务中心主要由公众服务门户、数据开发平台、大数据交易中心三部分组成。它是面向社会企业和工作的集中式信息化开发平台和大数据服务平台。智慧服务中心的主要宗旨是打造大数据交易集市,将更多的公众服务让专业公司来提供,促进大数据产业的发展,让大数据真正服务于市民。

政协北京市通州区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委 员 提 案

043

案由:关于对城市副中心交通设施统一管理的提案

提案人:李晓辉

问题及分析:

目前,通州区交通设施建设、保养、维护有多家单位参与管理,比如:区市政市容委,主要负责市政道路建设;区公路分局,主要负责公路建设;各乡镇,主要负责乡镇和村级自建道路,还有一些自建及代建道路。随着道路建成通车后,交通标线、标志、隔离护栏、交通信号灯、监控等的规格和技术参数由各家自行制定,不能完全统一,各家道路产权单位对道路养护的投入及能力水平也参差不齐。导致个别产权单位的交通设施损坏后不能得到及时修复,百姓出行存在一定程度的交通安全隐患,与城市副中心建设标准和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另外,多部门管理导致百姓诉求沟通渠道不畅通,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行政办公效率。

建议:

由通州区市政市容委牵头组建通州区交通设施专业养护队伍,对城市副中心与辖区内所有道路的信号灯、隔离护栏、标志、标线、监控等交通设施及辅助设施,统一进行整合,集中归口管理,提高管理效率,规范专业行为。

                         

政协北京市通州区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委 员 提 案

053

案由:关于推进通州区教育均衡发展的提案

提案人:刘秀杰

问题及分析:

经过多年快速发展,通州区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100%,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5%以上,教育体系更加健全,“十二五”期间,新建及改扩建115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办学条件明显改善,近三年来累计投入提升办学条件资金72866万元,基本上完成了薄弱校的改造,实现农村学校面貌焕然一新;素质教育有效实施,多年来连续举办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等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改革深入推进,实施了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现全区教育事业整体已处于北京市郊区前列。但我们也要清晰的认识到,我区教育事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区域内学校布局不均衡

城乡之间学校布局不均衡,新城155平方公里内聚集了通州区50%的中小学校。城区内学校布局不均衡,现城区内学校多集中在新城个别地区,例如后南仓小学与官园小学、运河中学和潞河中学等相距不远;同时,未来新引进的优质教育资源也主要布局于行政办公区及其附近,例如人大附中、北京二中、北理工附中等,可能存在学校扎堆的现象。

(二)优秀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

全区共有特级教师26名,其中25名教师在城区工作,仅1名教师在农村学校。另,随着城市副中心建设发展加速,区域吸引力持续提升,去年和今年共引进外区域优秀教师130多人,但大多数进入了城区学校,仅少数到了农村学校

(三)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民办教育作为公办教育的补充和强化,是特色教育、国际教育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促进地区教育质量竞争和提升的重要力量,例如上海市排名前十的初中,有八所为民办学校,既为当地百姓提供了多元化的教育选择,也提高了地区的教育质量。但通州区现有124所中小学中民办学校仅有16所,且未来规划新建的74所学校中,无一所民办学校,不利于形成丰富多元的教育体系、促进学校间教育质量竞争。

(四)缺少特色素质教育教学

通州区中小学教材、教程是依据北京市要求统一制定的,也很好地开展了相关素质教学,但客观上特色化的素质教育还相对比较薄弱,例如特色化的乡土教学、国际化的语言教学、高水平的文艺教学等还没有在各类学校中得以创新和普及。

建议:

(一)合理布局中小学校,平衡区域教育资源

对现有中小学布局进行优化调整,鼓励老城区内优质学校向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南部地区共建分校。同时,争取对未来规划引进的优质市级学校在全区范围内进行更加合理地布局,可以侧重宋庄、张家湾、台湖、马驹桥等人口密度较高、教育需求较大的乡镇,既满足市属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进驻通州的教育需求,也满足通州区各乡镇人民的教育需求。

(二)完善教师配置流动,全面提高师资力量

要抓紧强化现有区属中小学师资力量,优先向运河小学、实验一小、梨园小学、梨园中心小学等城区南部学校以及台湖中心小学、西集中学、觅子店中学、于家务中学等乡镇学校输送优秀教师,避免市级优质学校入驻后可能带来的不均衡现象。争取构建市区间优秀教师交流轮岗机制,每年选派100名骨干教师赴市内各示范校进行为期半年的交流学习;在网络交流教学基础上,定期接收市内100名以上的优秀教师来通州区进行轮岗教学。科学制定区内教师资源流动机制,健全完善城乡学校间教师交流制度,重点开展“5年以上必调离”、“40岁以下必轮岗”等工作机制。同时,落实农村教师岗位补贴,调整、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完善交流轮岗教师工资管理办法。

(三)鼓励支持民办教学,完善民办教育环境

健全面向社会开放办学的制度体系和配套政策,鼓励国内外知名民间教育集团来通州办学,对考核排名较高、办学成绩较好的民办学校予以资金奖励和政策支持,并在民办学校探索教师聘用年薪制,引进体制外、北京市外的优秀教育人才。加强行业监管和指导,健全多元教育评价体系,引导鼓励民办学校创新教学课程。同时,加强对民办教育的宣传力度,摘掉对民办教育的有色眼镜。

(四)扎根区域自身特点,发展特色素质教育

在现行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赋予学校更大的课程管理自主权,鼓励区内各中小学针对学校自身发展优势、学生教育需求,创新构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特色课程体系,设计各具特色的实践活动,编制专门的教材课件,例如全区中小学统一开设运河历史文化教育课程;鼓励于家务乡的中小学校与种业园区合作,开设特色农艺教育课程;宋庄的中小学校与当地艺术团体进行合作,开展书画、雕刻、陶艺等特色艺术课程,逐步探索实践,形成品牌。

                         

政协北京市通州区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委 员 提 案

137

案由:关于持续有效落实“煤改电”后续工作的提案

提案人:王兴越

问题及分析:

近年来,政府大力推动“煤改电”工作,从阶段性结果来看,效果显著。首先,“煤改电”工作进展顺利,在计划时间内实现了供暖;其次,减少了燃煤排放,清洁了首都的蓝天;最重要的,是百姓反应良好,使得政府的大量财政支出得到了百姓的认可。然而,这些成果只是阶段性的,随着天气的变冷,用户量的逐渐增加,如何使 “煤改电”工作达到预期效果,还有诸多工作要做:

(一)    如何使百姓积极主动的“煤改电”,避免燃煤复燃

2016年煤改电,通州地区选用的采暖设备以空气源热泵为主,设备款主要来源于政府补贴,居民基本不需要交钱,因此,在设备安装上接受程度较高。但供暖是一项综合工程,任何环节不合理,都会影响供暖效果,很自然引起与燃煤取暖的对比:

费用高

目前,电费因市、区、乡几级政府补贴及供电部门的优惠政策而较低,但百姓没有完全清楚具体补贴政策,同时担心政府只是短期补贴,因此,百姓从心理上怀疑“煤改电”,要么与政府做猫捉老鼠游戏,电采暖与燃煤锅炉并存;要么尽量减少开启电采暖设备的时间,能将就则将就,从而降低了生活品质。

房间不暖和

农村居民“煤改电”大部分的措施是直接将原煤炉更换成空气源热泵,而空气源热泵的出水温度设置为50℃,受水温和水压的影响,原来的水路以及暖气片形式不足以适应新的方式,导致室温偏低,而百姓会将“不暖和”的罪魁祸首归罪于“煤改电”。

停电则停暖

目前安装的空气源热泵普遍不具备软启动功能,启动电流是正常工作时的57倍,大量的空气源热泵不规律的启停,容易引起农村供电故障,为抢修带来了很大的难题,停电造成停暖也在所难免。

天冷无法启动

天气寒冷时,空气源热泵效率降低,热泵的使用率加大,并且左邻右舍共用一条供电线路,因空气源热泵启动负荷较大,会导致在邻居使用热泵时,自家空气源热泵无法启动。

以上几个因素,都会使百姓将矛头指向“煤改电”,对于百姓而言,供暖的需求是:安全、省钱、舒适、简单。如果让百姓能够主动的使用清洁能源,则需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让百姓认可新的采暖方式,才能避免燃煤复燃。

(二) 如何开通一条百姓关于供暖问题的反馈渠道

百姓的供暖属于民生问题,也是政府重点关心的问题,当供暖设备故障却得不到及时修复时、当供暖效果达不到取暖要求时,百姓采取什么渠道才能快速反馈问题,快速使问题得以解决?

(三)    如何量化评定“煤改电”的效果,当前方案是否能够为未来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在大规模实施“煤改电”后,效果是否达到初期预期,政府如何掌握具体数据,对于供暖效果、百姓的满意度、电采暖设备的在线率、能源的利用率、供暖设备的优劣、故障的概率、设备维修的及时率等诸多数据从何渠道获得,怎样认定当前“煤改电”工作的合理性与先进性,未来如何改进?

建议:

(一) 加大培训和宣传力度,推动新采暖方式的落实

组织专业技术团队,集中开展“煤改电”后的供暖使用问题培训,针对供暖水路改造、分时分房间的温度设置、电采暖的补贴政策、电费的计算方法、采暖设备的使用方法、节省电费的具体方法、供暖常见问题的处理等问题展开培训,推动“煤改电”改造之后的使用落实。

(二)     完善空气源热泵的技术规范,优化设备启动参数

将电力部门纳入空气源热泵技术规范的起草单位,充分研究空气源热泵集中大规模接入电网之后对电网造成的影响,对空气源热泵的订货提出相应的技术参数要求,并做好相应的检测工作,从而优化设备的启动性能,避免设备无法启动或者引起电网停电而影响供暖。

(三) 增加储热装置,补充低温供暖及节省电费

空气源热泵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但也存在着缺点,首先是对电源的依赖性高,停电则停暖,而农村电网本就薄弱,大量的感性电采暖设备无序接入后,电网故障在所难免,从而造成百姓长时间的停暖,二是空气源热泵的节能效率受环境温度影响明显,随着温度的降低,节能效果越差,而恰在此时,百姓对供暖需要越高,不能满足供暖需求;另外,不能响应供电部门的低谷电优惠政策,从而使电费增高。

鉴于以上原因,利用空气源热泵的节能效果,用空气源热泵作为热源,同时增加低温热熔盐相变储热技术,有效的实现在低谷电时储热,在高电价时放热,具备了空气源热泵的节能和低谷电应用的两大优势,有效的为百姓节省电费,促进能源的合理应用。同时还满足在低温时的热量补充以及停电时的应急供暖。

(四) 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供暖运营监控平台

政府协调农委、环保、热力、电力等各部门联合,共同打造供暖运营监控平台,建立政府和百姓之间的信息反馈渠道,积极主动地了解用户实情,提升用户满意度。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形成供暖效果曲线、设备故障率曲线、维修及时率曲线、环境改善率曲线,为未来政府决策提供可量化的数据支撑。另外,可以让用户及时了解相关补贴政策、并能让用户及时了解电费使用情况,使百姓放心用暖。

综上,我们应持续推进“煤改电”工作的落实,围绕城市副中心建设,打造生态宜居之城。为不断改善我区城市生态环境,提高群众幸福指数而努力。

                          

政协北京市通州区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委 员 提 案

086

案由:关于完善、提高乡镇地区“煤改电”清洁能源推广使用的提案

提案人:闫学飞

  根据国家和北京市政府对治理空气环境的要求,近两年,我区采取多方面举措,不断在解决空气环境上下功夫,先后开展了企业取消燃煤锅炉和燃煤大灶的行动。随后,又全面对全区各乡镇农村进行了大规模的农户煤改电举措,通过政府支持,多角度进行补贴服务,促进了居民用户改装电能设备取暖的积极性,群众对政府实施煤改电的认识有了更高的认识,认为实现农村煤改电工程是一项温暖工程,更是一项治理空气污染、保障人民健康的利国利民的大事,政府出资补贴,统一安装设施服务,百姓得实惠。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发展,保护环境、控制大气污染、实现蓝天白云、空气洁净,是各级政府工作中重要任务,也是广大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取得多方面治理环境的措施管控机制中,还有工作死角和管理服务缺乏完善的漏洞,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村庄、农舍及工矿企业,还存在诸多未能达到使用清洁能源的效果,个别群众还存在观望状态,使用燃煤的现象还随处可见,私拉偷运劣质燃煤问题还需加大管控力度,百姓对燃煤、电价的价格比较,仍有疑虑。

建议:

一、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加大环境保护与清洁能源使用的相关宣传,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宣传方式,让更多的群众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实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取得群众的理解,才能得到大家的工作支持,才能保证各项措施的落实,清洁能源的环保意识才能增强。

二、结合农户煤改电使用效果,主管部门要与售后服务企业保持工作监督机制,根据不同品牌的设备、使用要求和日常安全操作,都应让用户熟练掌握,特别关注身体不便、儿女不在身边的家庭,要给予使用设施方面的管护,保证不出现操作不当发生事故造成损失,对类似家庭群体,要由当地村委会列出名单,保持必要的上门服务。

三、对于还没有安装的改造使用电能或其它清洁电能的农户及企业,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摸清底数,了解实情,对症安排解决措施,为城市副中心建设做好区域环保工作取得实效,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结合属地管理,加大管控力度,为实现全区的清洁能源推广使用、为保护环境建设做出努力。

                                 

政协北京市通州区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委 员 提 案

139

案由:关于加强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循环利用管理,为建设绿色生态清洁的副中心保驾护航的提案

提案人:张维民

问题及分析:

通州定位北京城市副中心,2017年底市四大班子陆续进入,通州区城市建设如火如荼,越来越美,但是对通州生态环境影响很大的农业废弃物无害化治理和循环利用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通州每年产生的农田废弃物(秸秆、蔬菜秧子、畜禽粪便、蘑菇渣、药渣、果园树枝杂草、森林公园等)大概在500万吨左右,这些废弃物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氮磷钾等有效养分,相当于200万吨有机质,10吨氮磷钾,通过科学处理后循环利用到农田去,不仅可以保证空气环境减少污染,还可以提高耕地质量和修复土壤健康,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达到国家提出的减肥减药的目的。

通过初步调研,尽管这几年也运用各种技术做了大量的处理设施,由于目前还没有好的管理运营机制,同时农民缺乏意识,更不愿意在这方面投入资金,仍然造成了农民随地乱扔,或者外运造成道路遗撒、腐烂恶臭严重污染环境现象,同时带来城区的立体污染,不仅影响到土壤安全,还威胁到空气、水源形成恶性循环,成为绿色生态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障碍之一。

四大班子未到,农业绿色生态清洁环境先行,我们不应该让我们通州区的有机质资源在田间地头河沟里白白浪费掉,甚至拉到外地浪费社会资源,农业废弃物不是垃圾,是我们宝贵的生态资源,通州的有机质一定要循环利用到通州的土地上!

建议:

1.建议相关部门成立联合农业废弃物情况调研小组,

对通州区的农业废弃物做全面调查。

2.根据调研结果,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形成以结果为导向的农业废弃物管理机制,引入社会三方服务,连接整个链条,形成责任制,实行补贴和奖惩机制。

                     

政协北京市通州区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委 员 提 案

161

案由:关于以社会治理的思维试点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的提案

提案人:张琴琴

问题及分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建立健全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管理网络,科学划分网格单元,将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纳入网格化管理。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是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客观需要,是完善城市管理体系的有效依托,必须用足用好这个有力抓手,更好为群众提供有效的城市管理和服务。

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是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以街道、社区、网格为区域范围,以事件为管理内容,以处置单位为责任人,通过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市区联动、资源共享的一种城市管理新模式。近十年来,全国诸多城市积极推进网格化城市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值得借鉴的经验,比如北京东城区、上海浦东区等。我区积极推进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并取得初步成效,但随着网格化管理建设的深入推进,城市副中心建设提速,网格化管理在实践中也凸显出一些亟待解决的新课题,有待进一步深化提升。

我区目前网格化管理的硬件环境建设基本完成,初步构建起了1个区级指挥中心平台、15个街乡镇指挥分中心平台、475个行政村和112个城市社区电脑平台以及为全区1809个网格配备的2050部“社管通”网格手机,形成了 “三级平台、四级服务管理”的工作框架。软件系统开发进一步拓展延伸,基本完成了平台24个应用系统、3个应用支撑平台、9个数据库信息系统建设,涵盖了社会服务、党群建设、综治维稳、公共安全、城市管理、经济管理等六大业务模块。.网格化运行体系初步确立。

我区的网格化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顶层设计不足,网格化管理体系不健全,体现为机构和人员没有完全到位。二是数据不到位,基础数据匮乏,数据动态维护更新不足。目前进入网格的数据都是一次性导入,没有与各职能完成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系统对接。三是没有发挥网格在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仍停留在静态的数据导入,没有运用,更没有动态运行。四是局限于社区管理和服务范畴,没有放到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的高度和领域。

上海和天津部分地区的网格管理值得借鉴。上海浦东的做法是依托数字城市技术,通过“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整合政府管理资源,条块联动,行业联手,流程再造,建立“一个平台,两个中心”(即: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城市管理监督受理中心,城市管理指挥处置中心)的城市管理新体制。管理部件即物化的城市管理对象,主要包括道路、桥梁、水、电、气、热等市政公用设施及公园、绿地、休闲健身娱乐设施等公共设施,也包括门牌、广告牌匾等部分非公共设施。为了便于对城市部件的管理,可按照城市功能对城市部件进行分类。管理事件为非部件类的城市管理事件,主要有7大类:大件废弃物,私搭乱建,垃圾碴土,宣传广告,街面秩序,工地管理,环境卫生。天津滨海新区着眼于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建立了行政执法监督一体化平台,对执法主体执法办案进行全程监督。同时将街镇行政执法依据、职权范围、执法程序、执法人员情况及执法检查等情况通过平台向社会公示,开通投诉举报渠道,接受全社会监督。街镇执法主要对象是那些容易发现,处置简单易行的违法行为。滨海新区充分发挥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优势,全面推进综合执法体制机制改革,队伍下沉、监管上移、权责统一,整合执法主体、减少执法层级、缩短执法半径,推进街镇相对集中处罚权。创新建立集执法与监督于一体的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对执法办案进行全程监督,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效能。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强调:“要健全城市管理体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尤其要加强市政设施运行管理、交通管理、环境管理、应急管理,推进城市管理目标、方法、模式现代化。”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城市管理水平和标准应该更高,改革更应大胆和先行。基于网格化管理涉及范围广,全域覆盖的难度大,建议以社会治理的思维试点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

建议:

一、建立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建议建立区级网格化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指挥中心统一监管、各部门分工落实、社会广泛参与的网格化管理体系,确保网格化工作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成立区级层面的管理机构,负责对全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进行任务分派、统筹协调、指导监督、考核评价,并协助区领导对涉及全区多部门的重大问题进行指挥调度。

二、开展改革创新试点工作。确定1—3个试点地区实质性推进网格管理,比如正在建设中的行政核心区、商务区等,和正在推进的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相结合。整合网络资源,实现“三网融合”或更多的网络融合,形成全区统一的网络平台。使通州区成为城市网格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综合执法改革的试点,多网融合的试点。

三、创新网格管理范畴。打破传统体制框架,建议综合上海浦东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的做法,将城市管理、社区服务以及行政执法全覆盖,真正做到从我区实际出发,从问题出发,根本解决城市管理中的顽症,打造最优良的城市环境。

四、整合机构和人员。结合城市综合执法改革,充分利用网格平台全区一张网,将全区行业管理部门、执法力量、全区协管、辅助人员、处置队伍相关专业力量等资源下沉入网格,实现专业力量网格全覆盖。

六、纳入智慧城市建设总体布局。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将网格化系统平台纳入全区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和智慧城市建设重要内容,在云计算、物联网、通信技术等众多方面实现高效统一运行。

                          

政协北京市通州区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委 员 提 案

088

案由:关于西海子公园改造过程中注意保护相关文化遗产的提案

提案人:杨家毅

西海子公园改造工程已经启动,改造十分有必要。西海子公园不同于一般公园,而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内涵十分深厚的公园。简介说它建于1936年,这是没有错的,但是在这之前的历史很多人不了解。其实西海子并不是一处普通的湖泊,是明清通州古城内城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通州城巧妙地利用河流设计了独特的水系:依托通惠河和大运河设计了北护城河和东护城河,还从通惠河分水设计了东护城河和南护城河,还从通惠河分水流入城中形成了城中河,并设置东水关、通流闸、西水关调节水量,形成了通州城大的水系格局。在城内在中仓、西仓周围还涉及的水渠,在城北还有东海子和西海子两处湖泊,当时的通州城是名副其实的北方水城。可见,西海子不是简单的一处湖泊,而是明清通州古城的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内水系的仅存部分,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应该认识到其应有的历史文化价值,进行有效地保护。

除了西海子以外,公园还有李贽墓、葫芦湖遗址、石像生群等文化遗产。西海子公园与“三庙一塔”景区虽然由两个单位管理,实际上共同构成了一个历史风貌区。虽然现在西海子公园没有列入历史文化风貌区,但是已经具备了列入的文化价值。

建议:

一、与文物部门一起按照历史文化风貌区(历史文化街区)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造方案。

二、最好由具有文物保护资质的工程队参与保护性改造。

三、加强对西海子、李贽墓、葫芦湖遗址、石像生群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对其它部分的改造和景观设计上,在整体色彩、风貌上要与“三庙一塔”景区相协调。

四、进一步加强对西海子公园历史文化的研究,改造后的公园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一个文化公园。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通州区委员会 版权所有?
运行维护和管理:北京市通州区信息中心 京ICP备 05031679号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1838号